- · 《语文天地》栏目设置[05/29]
- · 《语文天地》刊物宗旨[05/29]
- · 《语文天地》征稿要求[05/29]
- · 《语文天地》投稿方式[05/29]
- · 《语文天地》收稿方向[05/29]
- · 《语文天地》数据库收录[05/29]
卢恩俊三篇散文随笔列入部分省市区高初中语文(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③《太平广记·尚食令》(太平广记为宋代人合纂)记载了唐代吃的一种点心,民间叫“焦子”,以南枣面裹馅儿搓圆,用麻油炸食,大概是油炸后呈焦黄色
③《太平广记·尚食令》(太平广记为宋代人合纂)记载了唐代吃的一种点心,民间叫“焦子”,以南枣面裹馅儿搓圆,用麻油炸食,大概是油炸后呈焦黄色而得名。这种“焦子”形像汤圆,也许和上元丸相像,不过它是用面粉做成而非米粉,油炸而非水煮。这焦子的滚圆做法,倒像是如今北方人的“滚”元宵,习俗里北方人的元宵,大都是将面料馅料调和成不黏手的面团,再在糯米面上滚成圆团。而南方人的汤圆,大都是“包”出来的,是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馅料,可荤可素,风味各异,这像是北方人包饺子的手法。
④自古就有南汤圆、北元宵的说法。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可算是把旧时哪种元宵好、怎样制作、如何卖元宵写得最精彩的一首佳作。
⑤古意里正月十五吃节庆食俗,称谓颇多:浮圆子、圆子、元子、团子、水圆、团圆、糖元、糯米圆、粘元宝、灯圆、上灯圆子等,都是指汤圆(或元宵),这些叫法都与“团圆”字音相近,皆取团圆之意。它的形状也是圆的,像天上的月亮,象征着团圆、美满,寄托着人们希望团圆幸福的情思。
⑥吃汤圆传承至今,更成了一种广泛的节日文化符号。正如我国民歌《卖汤圆》中所唱“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现在的市面上汤圆的品种繁多,甜、咸酸、辣、苦五味俱全。馅料有肉馅的,瓜馅的,果仁馅的,豆沙馅的数不胜数,荤素兼顾。吃法有水煮的、油炸的,清蒸的,烤的,炒的,多种多样。但文化含义皆都象征合家团圆,寄托美好愿望。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元宵节吃汤圆(元宵)的原因的?
汤圆(元宵)的历史由来:汤圆(元宵)的称谓、形状、品种、吃法及其文化含义。
2试品析第②段中加点内容“据史书记载”的表达效果。
“据史书记载”表信息来源,说明“汤圆作为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代开始的”是有据可循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文章第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打比方。把汤圆(元宵)的形状比作月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汤圆(元宵)和月亮一样象征着团圆、美满,寄托着人们希望团圆幸福的情思。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从宋代开始,汤圆就作为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我国最早描写吃汤圆的诗是南宋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圆子诗》。
B唐代民间的一种点心“焦子”以南枣面裹馅儿搓圆,用麻油炸食,是因为油炸后呈焦黄色而得名。
C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算是把旧时哪种元宵好、怎样制作、如何卖元宵写得最精彩的一首佳作。
D吃汤圆已经成了一种广泛的节日文化符号,汤圆虽品种繁多,吃法多样,但含义皆都象征合家团圆,寄托美好愿望。
网址:
2019年02月15日光明日报文化周末
文章来源:《语文天地》 网址: http://www.ywtdzz.cn/zonghexinwen/2022/0210/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