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兼议神话单元语文要素的设

来源:语文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听课评课,内容为《精卫填海》,全文如下: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在本单元,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

听课评课,内容为《精卫填海》,全文如下: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在本单元,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三篇精读课文和《女娲补天》一篇略读课文。编排神话单元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是极好的。但是,神话的价值在哪儿?通过神话学习什么?神话应该怎么教?却是一个大问题。

语文要素有三条,其中与阅读相关的有两条,分别是:

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基础上的提升。

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那么,在《精卫填海》中,如何落实第一条语文要素?我发现落实不了。因为全篇总共只有两句话,没有一句多余的,把全文复述一遍,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无须再进行概括。也没有办法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什么呢?第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是属于人物介绍或背景介绍,起因、经过、结果集中在第二句话里。“常衔”之前,可以视为“起因”,“常衔”之后,可视为“经过”,那么,“结果”在哪里?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把“女娃游于东海”看成是“起因”,“溺而不返”看成是“经过”,“常衔”句看成是“结果”。削足适履,未尝不可,只是何其牵强?所以,这篇文章,是无法实现语文要素第一条的要求的。换句话说,它不只无法成为实现语文要素一的典型文章,连材料都算不上。

那么,“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呢?只有两句话的课文,怎么感受?“神奇”在哪里?又如何“鲜明”?实在是有些困难。一定要让小学生编,就只能天马行空地乱加“想象”了。

究其原因,是教材编写者没有充分理解神话这种文体。教参中提到,“本单元以神话组织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之后,第三次以文体组织单元”,这句话十分重要。要训练学生通过起因、经过、结果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感受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神话这种文体,并不是好的选择,应该选择的是叙事类文章,而神话这种文体,尤其是创世神话,并不是叙事性的,而是象征性的。以象征性的隐喻性的文章,来训练叙事中的概括和想象以及人物形象,是很难实现目标的。

此外,认为神话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值得商榷。先人们在创造神话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认为他们是在“想象”,相反,对他们来说,这就是现实。就像祖先的灵魂存在一样,就像神存在一样,对他们来说,是事实,不是想象。正因为他们认为是事实,才真正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塑造了他们的信仰。后来的文人,只不过做了如实的记录。神话中的人物形象,也不是典型的“鲜明”,因为神话中出现的人物,往往不是典型化人物,而是类型化人物,这是不能不加以注意的。

因此,神话单元语文要素的设计,恐怕是有点问题的。神话单元究竟用来做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在《精卫填海》中,有一个问题,不能不给学生解释清楚,就是明知大海是填不满的,精卫为什么还要坚持填海?

关于这个问题,容易稀里糊涂地描述为一种精神。那么,为什么不能认为是有神经病,因气愤而神经错乱了呢?“精神”和“神经”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讲不清楚,学生是不服气的,只能鹦鹉学舌地讴歌这种精神,但是,却不会被感染,更不会去学习。

学术界当然有许多的考证,解释。但教学中没必要引入这些争端,毕竟这是神话,要回到神话的特征与意义上去理解。下面,我来试着解释一下。

远古的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问题。如何面对未被驾驭的大自然的挑战?如何将部族高效率地团结起来?远古的神话、宗教、图腾、仪式之类,基本上都是在回应和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这里的海、日、山,都是大自然的象征。在人与自然的冲突中,人通常处在劣势,处在大自然的淫威之下,又迫于生存,不得不面对这种压力。那么,人类应该怎么办?这些神话,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

文章来源:《语文天地》 网址: http://www.ywtdzz.cn/zonghexinwen/2020/1024/713.html



上一篇: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必写100字组词表 小学语文
下一篇: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大全总复习

语文天地投稿 | 语文天地编辑部| 语文天地版面费 | 语文天地论文发表 | 语文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文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