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让识字教学更加易教利学浅谈统编版一年级上册(3)

来源:语文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利用语境,提高识字效果 对汉字的掌握是不能够脱离其具体的运用情境的,“语境识字”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取代。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语境条件的运用

(四)利用语境,提高识字效果

对汉字的掌握是不能够脱离其具体的运用情境的,“语境识字”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取代。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语境条件的运用和设计,结合汉字的情境化运用,提升识字教学的成效。

首先是要用好课文。教材课文都是高水平的名篇,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境条件,是需要深挖的首要的情境素材。教师首先应当立足课文,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感悟到课文的语境,以强化对课文中汉字的掌握。

其次是要理解字义。汉字作为音形义相统一的文字系统,彰显着华夏精神。可以说,每个汉字都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语境。如何将汉字本身作为语境设计的重要素材加以运用,是识字教学中的重要命题。比如教师可以将同义、反义、形近字进行归类比较,以“蓝天”和“篮球”,“娃娃”和“挂历”为例,当结合语境真正理解字义后,识字效果就大大提高了。

识字教学是一个连续渐进、渐入佳境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根据一年级新生的认知发展情况,科学甄选教育方法,精心组织教学过程。通过科学性和趣味性兼备、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举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不仅熟练掌握汉字,还能切实提升人文素养。

[1]陈政.字源谈趣[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2]于永正,刘宪华,陆恕.主题阅读三人行[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4.

王珍妮,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

一、 识字教学的意义识字教学帮助孩子们打开一扇人生发展的大门,不仅有利于掌握更多概念和知识,而且促使孩子们对语言和文化的认识,提升至更高的层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环节。(一)识字为阅读打好基础独立阅读活动是孩子们在具备了相应的识字能力后开启的。因此识字能力的培养是起到重要奠基作用的。学生通过识字能力的训练,不再只靠听去获取感知和学习的素材,而是开始自主积累语言,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二)识字夯实语文教学根基识字环节是小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开端,也是学生整个小学学习生涯的重要任务,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识字阶段的教学成效,全方位、深层次地影响着后续各项语文教学任务的开展。(三)识字与儿童智力发展紧密相关儿童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4~9岁,小学低年级正处于接触有形文字时期。儿童有了识字量,有利于积累词汇,促进思维发展,更能帮助儿童丰富大脑中事物的画面,牢固记忆,以达到清楚生动地表达这个目标。(四)识字塑造人文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汉字是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学汉字也是接触多彩的汉字文化的过程。随着孩子们识字的日益广泛,阅读变得更丰富、更自主,对文化的感悟变得更多元、更深入。孩子们的综合人文素养就在这一过程中被大幅提升。二、 统编版一年级教材的特点作为语文教材的入门,一年级语文教材重在夯实语文基础,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为孩子们后续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准确分析教材的特点,是确保良好教学成效的必要准备。(一)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儿童这套一年级语文教材,在课文中自然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课文滋养学生的成长。比如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天地人》,课文仅有六个字,但其间蕴含的文化养分却是十分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富含哲理、启人心智,其中“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很重要的智慧体现。它贯穿于人们的人伦之中,涵养了人们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就能够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对自身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二)内容启智,安排更趋于合理多样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拼音教学顺序有变动,安排在第二单元开始,在识字单元之后,让学生先识字,更符合学生的已有经验。《识字表》从原教材的400个汉字,减少为现有的300个汉字,一年级新生的识字压力大大降低。《写字表》字数要求不变,但对写字内容的要求也有所改变,更倾向于对常用字的掌握。八个单元中,有两个集中识字单元,共100个字,识字加油站31个字,其余六个单元也都有分散识字,在园地中展示台等环节还有生活识字。这些安排合理多样,十分契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也有利于教师更加自如地开展识字教学的环节设计,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 识字教学的现状现阶段,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教师专注于识字教学的时间不固定,容易被其他环节挤占由于一年级学生年纪比较小,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常常要在课堂教学中花比较多的时间来整理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约每隔十来分钟就要停下来,通过表扬、背习惯口令和小组比赛等形式来整理课堂。一年级的教材中,课文篇目不少,教学时间紧张,如果班级中自控力差的学生比较多的话,教师花在整顿课堂的时间就会比较多。同时,缺乏经验的一年级教师会习惯性地从自身经验出发,认为识字是很简单的,学生应该都会,不必花太多时间来教,相反,会认为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拓展比较重要,于是,就会因为教学时间不足,让学生读一读这些字,就当作学生已经掌握了。(二)策略单一,缺乏趣味在实践中,比较多的教师在识字教学环节,普遍采用的都是“一读再读”的策略,例如,读拼音,读字,读词,教师读,学生读,两遍两遍地读,打拍子读,等。最多通过使用生字卡片和PPT课件,来增加一点点趣味性,但是依然离不开“读”的核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说是错的,但是,一课这样教,没问题,如果一本语文书的课文都这样教,时间长了,对于学生来说,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学生会对识字失去兴趣,觉得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一旦学生把识字看成是一种负担,那么,识字教学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三)学习效果不明显,家长焦虑情绪严重如果学生经历的是长期枯燥的识字,那必然导致学习效果不好,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考试成绩差,一些基础差的孩子可能一学期下来,连考卷上题目的字都认不全,更别谈审题做题了。家长对此表现出的焦虑情绪会特别明显,甚至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特别笨,是不是学习能力有问题,甚至还带去医院做测试。原本学生只是对识字的没有兴趣,导致了不会答题,成绩差,如果一旦被扣上了“没有学习能力”“差生”这样的帽子,那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之路就很难走得顺畅了。所以,识字教学作为一年级学生学习之路上的重要开端,是需要学校和家庭一同引起重视的。只有充分认真对待,并把各种策略运用到位,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四、 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一)抓住每课的生字特点,运用字卡游戏,激发兴趣玩字卡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拆分组合拼字;大声朗读生字配合举字卡;师生合作摆字卡火车;同桌合作玩“字卡对对碰”等。字卡游戏能够打造快乐识字、团队学习的教学氛围,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还能锻炼合作学习能力。例如,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这课要认识的10个生字中,有6个生字都是古诗《画》中的反义词:“有”对“无”“远”对“近”“来”对“去”。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设计让学生自读古诗,同时圈出诗歌里的反义词。学生汇报的时候,可以把这6个生字的字卡,用磁扣吸在黑板上,全班学生齐读。然后把字卡分给6位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比如当教师说“远”时,就要求被分到“远”和“近”字卡的学生迅速来到台前,一起举着字卡,当“小教师”带读。对一年级新生而言,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识字活动的兴趣。(二)循序渐进,渗透方法,积少成多识字和其他学习任务一样,都是一个要遵循规律,积少成多的过程。教师应寻求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合,激活识字教学的组织过程。例如,“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即以熟悉的字作为认知起点,通过加减换等变造方式,让学生掌握新字;“字理教学法”,即根据构字规律,依托汉字音形义的相互关系进行启发教学;“猜谜法”,即通过猜谜识字的方式,教会学生掌握每个部件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图画法”,即通过在教学中将会意字画成图画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学会字义。在设计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学流程时,就可以积极运用会意字教学法。这篇课文的识字教学目标中的“明”“尘”“从”“众”“双”“林”“森”以及课后练习题里的“泪”“休”“歪”都属于会意字。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两个部件之间的关系,将它们拆分以进行理解,比如“尘”,可以拆分为“小”和“土”,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联想很小很小的土就是灰尘,从而轻松掌握新字;比如“森”,拆开是三个“木”,三是个泛指,意思是很多,很多树木,就能够联想到是森林。对会意字进行科学拆分,既能让字义清晰明了,又增添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在《青蛙写诗》这课时,由于生字较多,就适合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法,来确保教学实效。比如,“熟字结合偏旁”的教学方法可以用于“写”“诗”“点”“要”“给”“过”“们”这几个字的教学。而“串”属于象形文字,则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糖葫芦的图片和“串”之间的相同点,在领会汉字形象构造的同时,也体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三)回归生活,调动积极性汉字是接地气的艺术,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必须积极寻求与生活世界的链接。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用心积累生活世界中的汉字,从而扩充自己的识字库。比如在语文园地六的展示台环节,可以让学生先看看书中的插图,是哪些地方?有公交车站、卫生院、小卖部和影院等。在路上还能认识哪些生字呢?鼓励学生回去找一找,可以看看同学作业本上的名字、路牌、公车站的广告牌,还有超市里物品名称等,再到课堂来汇报。还可以密切家校合作,鼓励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利用多种生活场景,帮助孩子培养喜爱汉字、见字就识的良好习惯。例如日常家庭出行时,认认地名、站名;出门就餐时,让孩子试着看菜单、认菜名等,不断积累自己的识字量。在课堂汇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回各种生活中见到的字,在课堂上与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在家校协同下,通过观察、积累、分享的科学路径,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收获识字的快乐,从而强化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度和敏感度。(四)利用语境,提高识字效果对汉字的掌握是不能够脱离其具体的运用情境的,“语境识字”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取代。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语境条件的运用和设计,结合汉字的情境化运用,提升识字教学的成效。首先是要用好课文。教材课文都是高水平的名篇,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境条件,是需要深挖的首要的情境素材。教师首先应当立足课文,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感悟到课文的语境,以强化对课文中汉字的掌握。其次是要理解字义。汉字作为音形义相统一的文字系统,彰显着华夏精神。可以说,每个汉字都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语境。如何将汉字本身作为语境设计的重要素材加以运用,是识字教学中的重要命题。比如教师可以将同义、反义、形近字进行归类比较,以“蓝天”和“篮球”,“娃娃”和“挂历”为例,当结合语境真正理解字义后,识字效果就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是一个连续渐进、渐入佳境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根据一年级新生的认知发展情况,科学甄选教育方法,精心组织教学过程。通过科学性和趣味性兼备、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举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不仅熟练掌握汉字,还能切实提升人文素养。参考文献:[1]陈政.字源谈趣[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2]于永正,刘宪华,陆恕.主题阅读三人行[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4.

文章来源:《语文天地》 网址: http://www.ywtdzz.cn/qikandaodu/2021/0616/1020.html



上一篇:链接生活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基于主题学习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分析

语文天地投稿 | 语文天地编辑部| 语文天地版面费 | 语文天地论文发表 | 语文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文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