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戏剧舞台的“黑旋风”(3)

来源:语文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世纪:大风起兮梦飞扬 2001年,《黑土戏剧丛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推出。这是展现新时期“黑龙江现象”的一部总结性文本。但也正是在这一年,全球

新世纪:大风起兮梦飞扬

2001年,《黑土戏剧丛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推出。这是展现新时期“黑龙江现象”的一部总结性文本。但也正是在这一年,全球化、市场化对戏剧生态所带来的挑战开始变得日益显著。

杨利民编剧、邢友江导演的《秋天的二人转》融入了富有观赏性的地域元素,并以独立制作人方式于2003年推向演出市场。王金堂、费守疆应邀创作的反腐剧《最后一夜》、《不忘初心》观众反响强烈。以票房为导向,一批重视市场需求的戏剧佳作相继问世,如李蔚《秘密在脚下》、杨小泉《太阳雨、星星泪》、舞剧《永远的秧歌》。哈尔滨话剧院推出了与网络互动的“话剧超市”,齐齐哈尔话剧团则打造了符合都市白领趣味的小剧场演出。土生土长的拉场戏倾向于重归二人转母体,进一步从民间艺术变为大众艺术,由此生成了一种以小品为主体的综艺演出形态。

市场的冲击不容忽视,但在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的扶持下,精品戏剧生产仍然得以延续。如话剧《风刮卜奎》《铁人轶事》《大荒涅槃》《梦回北大荒》《萧红》《卜奎风云》,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千里沃野》,京剧《完颜金娜》《月照塞北》《奇女无容》,龙江剧《鲜儿》《松江魂》《九腔十八调》,拉场戏《海伦往事》,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与此同时,《梦想山峦》《大话西厢之孙飞虎的爱情悲剧》等先锋戏剧也仍会偶尔激起争议,尤其是崔建华2005年发表的小剧场话剧《今晚我将向谁告别》喜获德国驻中国大使馆纪念席勒忌辰200周年戏剧文学奖,为本土戏剧与国际接轨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新世纪黑龙江戏剧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创作《半江清澈半江红》《鲜儿》《月照塞北》等剧作的费守疆作为戏曲编剧异军突起,撑起了省直戏曲院团的半壁江山;鸡西人民艺术剧院排演了王庆斌的《大荒涅槃》、何凯旋的《梦回北大荒》,与之前的《北京往北是北大荒》汇聚成了北大荒三部曲;齐齐哈尔话剧团排演了张明媛《风刮卜奎》《卜奎风云》和叶君《萧红》等历史剧,并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隆重举办了齐齐哈尔首届话剧节。

进入21世纪,以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眼光去审视古典戏曲艺术,直接效果便是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迄今为止,黑龙江已有皮影戏、评剧(新派)、京剧(关派)及东北二人转、京剧脸谱化妆技艺等被列入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邢美珠、王向阳、张万昌等成为代表性传承人。戏曲的未来由此开启了另一条路径。

面向市场求生存,打造精品求创新,保护非遗求继承——这是一个多元的局面。而对于新时代的黑龙江戏剧来说,这种多元的局面无疑正是它的生机所在、活力所在。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戏剧既是再现历史、现实的一面镜子,也作为艺术品种持续营造着独立的审美空间。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黑龙江戏剧,可以看到,一方面,黑龙江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在戏剧舞台上得到了浓墨重彩的倾情摹写,另一方面,戏剧与时代保持了高度同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舞台艺术在70年岁月里绽放出了属于自身的辉煌异彩。新中国戏剧的开路先锋黑龙江地处北疆,文化开发相对较晚,但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它却一度充当过中国剧坛的重量级推手。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开通引入了舶来的话剧,俄国作家安德烈耶夫的剧本《走向星空》在本国遭禁,1907年却在哈尔滨首演;随着黑龙江封禁的解除,梆子、京剧、评剧等戏曲剧种走马灯似地涌入,警世戏社1919年在哈尔滨创作并首演的《杨三姐告状》被公认为评剧史上的里程碑。凭借如此丰厚的积淀,黑龙江又担当起为新中国戏剧引领风气的重任。解放战争期间,毗邻苏联的黑龙江成为革命根据地的大后方,东北文工团绕道朝鲜来到齐齐哈尔,延安鲁艺迁至佳木斯并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还创刊了《人民戏剧》,一支浩浩荡荡的革命文艺工作者队伍将黑龙江变成了普及延安经验的戏剧试验田。1946年佳木斯京剧团演出《三打祝家庄》时,由吴雪执导,从此京剧有了导演。他们将脱胎于二人转的本土戏曲拉场戏变形为服务于土地革命宣传的新秧歌剧,同时以部队文工团为主体接纳了诸多旧戏班,重组筹建了新型的戏剧艺术演出团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述的戏剧改造模式在国内全面铺开。新中国成立以后,黑龙江率先成立了国营剧团,沿着红色文艺的道路继续前进。在1966年之前的17年中,一个包括编剧、导演、作曲、舞美在内的戏剧创作人才体系已完整地建立。其佼佼者有:剧作家金剑、丛深、乌·白辛、晓范、陈桂珍、吴家莱、许伯承、郭大彬、刘文彤、关守中等;导演陈伯元、吴清泉、傅益湘、桂富泉、张玉超、史玉良、艾景全、周一仆等;作曲家马玉发、郇长苓、靳蕾、刘萤、祁景方、凡今航等;舞美设计师李文元、任洪广、林庆森、王时敏、冯金声等。他们改编了《白蛇传》《花木兰》《六月雪》《寒江关》《花园会》等一批传统戏曲,同时倾力创作了大量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原创舞台剧:如话剧《赵小兰》《家务事》《雷锋》《北大荒人》《赫哲人的婚礼》《千万不要忘记》《锻工之家》《初升的太阳》,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嫩水雄鹰》《雪岭苍松》,评剧《八女颂》《烈火丹心》《雨过天晴好前程》,拉场戏《开箱教子》《过生日》,歌剧《兴安岭战歌》……丛深的作品原名《祝你健康》,后改为《千万不要忘记》,搬上舞台后,立刻成为当时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话剧作品之一,至于创作过电影剧本《冰山上的来客》的剧作家乌·白辛,其话剧代表作《赫哲人的婚礼》富有创造性地结合了写实与写意,民族史诗般的美学品格体现了超越时代的艺术追求。此外,铁路业余作者贺雅贤创作的话剧《红色火车头》1965年由北京人艺搬上首都舞台,可谓黑龙江本土剧作家第一部“走出去”的戏剧。诸多戏曲名伶在新中国成立后都选择了驻足黑龙江这块热土。国内名家如云燕铭、梁一鸣、王万良等相继北迁,与尚长春、张德发、王桂林、张镜明、李鑫亭、韩慧梅、张蓉华等本省名家强强联手,使黑龙江京剧令全国观众瞩目。评剧名伶有倪俊生、张凤楼、邓耀文、张丽华、刘小楼、喜彩苓、吴素舫等;二人转名家有胡景岐、李泰、吕鸿章、崔盛金、宋有等。随后,在大跃进精神鼓舞下,黑龙江展开了一场创造新剧种、移植外来剧种的造剧运动,30多个新剧种、5个移植剧种一度活跃一时。而今存活下来的龙江剧、龙滨戏两个新剧种,堪称“造剧运动”的成功实践。不仅产生了龙江剧《寒江关》《双锁山》和龙滨戏《樊梨花》等经典剧目,白淑贤、曲培珍等一批著名艺术家也由此成长起来,为龙江剧日后成为本土的拳头剧种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时期的“黑龙江现象”改革开放为黑龙江戏剧在新时期的炫目表现提供了历史契机。经延安老文艺战士延泽民倡议,黑龙江省艺术学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编剧班,它所培养的一批新生代剧作家形成了黑龙江戏剧发展的核心动力。为响应省委、省政府“造就北疆文艺劲旅,创作文学艺术精品”的战略口号,省文化厅建立了戏剧创作中心,创办了《剧作家》杂志,举办了全省“天鹅艺术节”。中宣部、文化部和中国文联相继设立了多种文艺奖项。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图片由白淑贤提供)1987年,周树山创作、哈尔滨话剧院演出的《曹植》入选首届中国艺术节,黑龙江戏剧的跨越式发展模式由此开启。之前也有几部冲破禁区之作,如《有这样一个小院》《民警家的“贼”》《皇亲国戚》等,肖致诚、陈力、梁洪杰等新锐导演也进行了许多新的舞台探索,但上述这一切更像一段复苏的前奏。在《曹植》亮相后,《黑色的石头》《欲望的旅程》《仰天长啸》隆重登场,强劲的势头吸引了全国新闻媒体的关注。1988年,记者汪大勇撰写的《戏剧舞台的“黑龙江现象”》发表在《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在杨运泰、才起、刘邦厚等省文化厅主管领导运筹下,黑龙江戏剧多次以“集团军”的方式晋京演出。1990年参演的八台大戏是《荒唐宝玉》《野草》《赵王与无容》《淘金大船》《天鹅湖畔》《半月沟》《身外有个世界》和京剧折子戏《江祭》《砸佛堂》《打冤家》;之后,应中国话剧研究会之邀,话剧《蛾》进京演出;1992年四台大戏《北京往北是北大荒》《女大十八变》《大山里》和《金兀术》再次进京演出;1994年又有四台大戏《木兰传奇》《鹰》《大青山》和《毛泽东在1960》进京展演;1996年六台大戏《地质师》《一人头上一方天》《大森林》《梦断关山》《魂断五国城》《大荒的太阳》进军京华。首都专家将如此规模盛大的轮番演出称之为“来自黑土地的黑旋风”。相关作品及编创者荣获了实至名归的“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曹禺戏剧奖”及戏剧表演的“梅花奖”和“白玉兰奖”。话剧《风刮卜奎》。(图片由齐齐哈尔市话剧团提供)黑土戏剧的美学特征在于雄浑、粗犷、凝重,这在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话剧创作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杨利民的石油系列《黑色的石头》《地质师》等,杨宝琛的大荒系列《北京往北是北大荒》《大青山》等,张明媛的流民题材作品《野草》《一人头上一方天》,邵宏大的伟人传记剧《人民的毛泽东》《少年周恩来》《那个燃烧的大冬天》,再加之以《女大十八变》《马家沟小酒店》《脊梁》《良宵》《北疆哨位》等优秀作品,上述这些剧作的黑土美学意蕴可谓浓郁而饱满。在主流的现实主义之外,丰富多彩的黑龙江话剧还有两个引人注目的方向:相对轻松的儿童剧和小品;注重审美现代性的先锋戏剧。前者的代表是儿童剧《托起明天的太阳》(集体创作)《我们班的故事》(炜立编剧)和廉海平、辛彩屏、陈春山、魏宝麟、王杰等人的小品;而后者,除了车连滨的大写意话剧《蛾》这部杰作,还出现了李景宽《夕照》、何凯旋《红蒿白草》、梁国伟《绿灵魂》、杨利民《大荒野》等极具新意的尝试。杨利民以《黑色的石头》的现实主义为基调,再进行了《大荒野》等心理剧的实验后,这位不断攀登的剧作家终于凭借他的《地质师》而抵达了自我超越的边界。就戏曲而言,黑龙江地方拳头剧种龙江剧最可圈可点:以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为核心,以杨宝林、张兴华、张明媛的剧作《荒唐宝玉》《木兰传奇》《梁红玉》为文本依托,辅之以孙铁石等导演以及戏剧批评家常晓华《龙江剧艺术论》的理论阐发,凝聚成的强大合力垒筑了一座黑龙江地方戏曲艺术的高峰!其他剧种的重要剧作还有:朱红赤的京剧《赵王与无容》,王靖的儿童评剧《大森林》,杨北星、李明明的评剧《叛逆的皇妃》,付军凯的领袖系列《毛泽东在1960》《周恩来与大庆人》《邓小平在那个春天》,洪钰的《幕内内幕》,郎鸿叶的《御史书生》,徐立根等的音乐剧《鹰》《山野里的游戏》,沈正钧的歌剧《魂飞马嵬坡》和越剧《孔乙己》,宝尔夫的歌剧《拔都汗》和评剧《金兀术》,以及拉场戏《马红眼上当》《俩姑爷》《真假夫妻》……戏剧表演人才济济,白淑贤及传人李雪飞都是“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话剧演员中,有获得文华表演奖的艾平、杨树田、贾玲珍、王晓梅,为黑龙江首摘“梅花奖”的张志忠、贾占红,获“白玉兰奖”的徐丽霞、王晓玲等;戏曲演员中,有号称“小关肃霜”的邢美珠,首摘“白玉兰奖”的京剧演员李师友,评剧“梅花奖”获得者马惠民、王向阳和京胡名家宋士芳等。在黑龙江戏剧的发展进程中,刘书彰、孙天彪、张福海、经百君、张葆成、常晓华、朱雪艳等戏剧理论家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撰写了《北疆戏剧论集》《黑土戏剧论》《黑土戏剧群体创造论》《龙江剧艺术论》《新时期黑龙江戏剧发展研究》等论著,对本土戏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全面总结。新世纪:大风起兮梦飞扬2001年,《黑土戏剧丛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推出。这是展现新时期“黑龙江现象”的一部总结性文本。但也正是在这一年,全球化、市场化对戏剧生态所带来的挑战开始变得日益显著。杨利民编剧、邢友江导演的《秋天的二人转》融入了富有观赏性的地域元素,并以独立制作人方式于2003年推向演出市场。王金堂、费守疆应邀创作的反腐剧《最后一夜》、《不忘初心》观众反响强烈。以票房为导向,一批重视市场需求的戏剧佳作相继问世,如李蔚《秘密在脚下》、杨小泉《太阳雨、星星泪》、舞剧《永远的秧歌》。哈尔滨话剧院推出了与网络互动的“话剧超市”,齐齐哈尔话剧团则打造了符合都市白领趣味的小剧场演出。土生土长的拉场戏倾向于重归二人转母体,进一步从民间艺术变为大众艺术,由此生成了一种以小品为主体的综艺演出形态。市场的冲击不容忽视,但在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的扶持下,精品戏剧生产仍然得以延续。如话剧《风刮卜奎》《铁人轶事》《大荒涅槃》《梦回北大荒》《萧红》《卜奎风云》,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千里沃野》,京剧《完颜金娜》《月照塞北》《奇女无容》,龙江剧《鲜儿》《松江魂》《九腔十八调》,拉场戏《海伦往事》,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与此同时,《梦想山峦》《大话西厢之孙飞虎的爱情悲剧》等先锋戏剧也仍会偶尔激起争议,尤其是崔建华2005年发表的小剧场话剧《今晚我将向谁告别》喜获德国驻中国大使馆纪念席勒忌辰200周年戏剧文学奖,为本土戏剧与国际接轨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新世纪黑龙江戏剧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创作《半江清澈半江红》《鲜儿》《月照塞北》等剧作的费守疆作为戏曲编剧异军突起,撑起了省直戏曲院团的半壁江山;鸡西人民艺术剧院排演了王庆斌的《大荒涅槃》、何凯旋的《梦回北大荒》,与之前的《北京往北是北大荒》汇聚成了北大荒三部曲;齐齐哈尔话剧团排演了张明媛《风刮卜奎》《卜奎风云》和叶君《萧红》等历史剧,并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隆重举办了齐齐哈尔首届话剧节。进入21世纪,以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眼光去审视古典戏曲艺术,直接效果便是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迄今为止,黑龙江已有皮影戏、评剧(新派)、京剧(关派)及东北二人转、京剧脸谱化妆技艺等被列入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邢美珠、王向阳、张万昌等成为代表性传承人。戏曲的未来由此开启了另一条路径。面向市场求生存,打造精品求创新,保护非遗求继承——这是一个多元的局面。而对于新时代的黑龙江戏剧来说,这种多元的局面无疑正是它的生机所在、活力所在。

文章来源:《语文天地》 网址: http://www.ywtdzz.cn/qikandaodu/2020/0709/348.html



上一篇:早 市
下一篇:风起卜奎新天地

语文天地投稿 | 语文天地编辑部| 语文天地版面费 | 语文天地论文发表 | 语文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文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